二气大象若分,其实未分,不过彼重此轻,此重彼轻耳。药液入胃,输于脾,营注于肺卫,达于皮毛,开腠理,致津液,通阳气,冲寒氛于大表,返正气于诸经,濈然汗出,诸证悉平,足以贯三冬风寒在表诸病。
问曰:满口齿缝流血不止,上下牙齿肿痛,口流清涎不止,下身畏寒,烤火亦不觉热者,何故?答曰:此少阴之真气发于上也。
《释名》曰:泄痢,言少漏泄而利也。是取麻黄轻清发汗行水,如龙之得雨水而飞腾变化莫测也。
亦有阴盛阳微,下焦无阳,不能化阴而闭结者,亦有肺内伏热而闭结者,认症总宜清耳。然治法多歧,恐滋惑乱,兹约三法,可以类推。
《灵枢·邪气藏府病形篇》曰:正邪之中人也微,先见于色,不知于身,若有若无,若亡若存,有形无形,莫知其情。《素问·六节藏象论》,亦以人迎寸口论关格,与终始、禁服二篇之义同。
然士无成位,湿无专主,六淫湿证,归于本门。凡遇有疖不化脓,而疟不已,诸药不应者,宜参入排脓治疖之法,书此以识一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