又曰:喘则气欲上脱,微喘者邪实于内,而又不能大喘也。咽中痛者,谓咽中皆痛也,较之咽痛而有甚焉。
当此之际,惟诊其脉滑者为实,堪下则生;涩者为虚,难下则死。论曰:太阳病,发汗太多,因成痉。
太阳之脉,循背上头;阳明之筋,上挟于口。太阴病,欲解时,从亥至丑上。
成无己曰:转入少阳,柴胡证也。病势剧者,则不识人,循衣摸床,惊惕不安,微喘直视,见一切阳亢阴微,孤阳无根据,神明扰乱之象。
伤寒,本自寒下,医复吐下之,寒格,更逆吐下,若食入口即吐,干姜黄连黄芩人参经论中并无寒下之病,亦无寒下之文。息高者生气已绝于下,而不复纳,故游息仅呼于上,而无所吸也。
若汗出而复烦者,是解末彻也,仍当服之,但不可更服一升,恐已经汗,多服而过汗也,服五合可也。 岂止焦骨伤筋而已哉!所以更发热而躁烦也。